7月27日,杨浦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专题审议会,就“打造新引擎 、激活新动能、占领新高地,推动杨浦创新发展再出发”“高质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打造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最佳实践地”“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推进杨浦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开展审议。
审议会上,围绕“高质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打造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最佳实践地”,代表们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提出了一个个问题和建议。区领导周海鹰、董鑫旺、余海虹、徐建华、董海明出席。
城市更新,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资料图)
杨浦一直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杨浦滨江从曾经的“工业锈带”变成了如今的“生活秀带”。杨浦滨江岸线,咖啡馆、党群服务站、展览馆见缝插针地散落于滨水空间,昔日的厂房、仓库成为热门打卡点。
何光代表表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是重要评判标准,希望杨浦滨江下一步的规划,能够站在更高起点,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常光照代表对于滨江的未来交通配套提出了建议,以“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为目标,在滨江等重点区域形成智能交通落地试点应用,切实提升市民交通出行效率。
叶松青代表则建议,将滨江岸线及周边区域的商业布局专项规划,打造具有杨浦特色的“15分钟创新生活圈”和“美丽街区”,在进一步打造新时代人民城市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推进基础设施的再提质和公共空间设施优化,尤其是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
此外,杨浦区的环境治理也是代表们热议的话题,陶红代表建议,针对杨浦高校资源丰富的特点,推进建设低碳/零碳校园,在公园、企业打造绿色低碳实践基地,建立线下二手物品交易场所,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在河道治理方面建议建立绿色低碳指标体系,进一步提升河道治理的生态韧性。
城市更新,让城市更有温度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始终围绕民生需求和城市发展需要,全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人民城市。今年,杨浦锚定旧改收尾攻坚年度目标,力争再完成收尾7个基地,为杨浦创新转型腾出更多空间。
黄春怡代表回忆起凤南一村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第一轮书面征询圆满完成时的场景,“现场老百姓都非常激动,非常开心,但同时老百姓对凤南的城市更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字“快”,这代表居民们对于改造的迫切期待。”
代表们对于进一步推进旧改,提出了各自的建言。周建辉代表建议,在旧改过程中,一是要促进协商,二是要合理用法,三是要确保稳定。“未签约的居民虽各有各的困难矛盾,但向往新生活、向往住新居的愿望是一致的。基层工作者要着力协商化解,抓准突破口,勤沟通、勤走访,让旧改的温度传递到每一户居民家中。”
为了切实提高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叶瀛舟代表建议,在“美丽家园”、“美丽街区”建设中,多听取、征集来自居民、基层管理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理念融入改造的各个环节,同时在回应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增设残疾人坡道、增加停车位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上加大力度。
城市更新,将城市的文脉赓续
“百年高校、百年工业、百年红色根脉、百年市政给杨浦留下了太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建筑。”焦娇代表表示,建议杨浦要明确发展定位,在定位中彰显“四个百年”的文化底蕴。
梁洁代表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四个百年是牢牢印刻在杨浦身上的基因与价值,特别在杨浦滨江和工业杨浦的文化特色上可以做足文章,如何在空间形态和功能上形成杨浦真正具有影响力的亮点和示范。”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是历史传承的载体,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依托。在城市更新中,传承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风貌,让更多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活起来、传下去,同样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体现。郑岳肖代表认为,城市更新重点在于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关键就在于城市更新要更加“有机”,我们既要遵循城市老城区内在秩序和发展规律,又要顺应老旧城区的城市肌理,从而有效推进城市更新。
文字:沈莹
图片:杨镏箐
编辑:曹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