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硅谷到日本筑波科学城,科学城孵化前沿产业并引领时代发展主流,已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国家赢得未来的制胜之道。
近几年,我国各市也在紧锣密鼓的布局科学城。无论是光明科学城,还是张江科学城,都更像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科研城市,从科研、人才、产业、资金、空间、交通等方面为入驻的企业、创新人才提供了配套保障,让科研人员“扎根”城市,真正的留住人才。
创新之争更是人才之争,目前我国还有大部分城市处于低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研发强度的阶段,发展能够聚集高端科研人才的科学城显得尤为重要。
(资料图)
1、号称“*”的科学城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600座科学城,它们大多结合自身城市情况以及创新需求发展,大致可以分为科研机构聚集型、产业聚集型、政府组织型和自发形成型。而美国硅谷科创中心、日本筑波科学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以及苏格兰高科技区四大科学城便是特点鲜明的代表。
(1) 美国硅谷科创中心:科研机构聚集型
每当提到创新聚集地时,硅谷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硅谷并非是被政府规划出的一片创新园区,而是斯坦福大学为了缓解财政赤字的“无心之举”。1951年斯坦福大学决定出租土地建立科技园增加收入,正巧赶上电子工业发展最火热的时代。于是斯坦福科技园中*批入驻的企业就有通用电气、惠普等知名电子科技企业。随着科技企业在硅谷发展,也相应聚集了一批创新人才,在创业风气的感染之下越来越多高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硅谷诞生。
一时间硅谷成为了初创企业的“洞天福地”,怀揣创业梦的年轻人们都想来此碰一碰运气,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座科学城。
目前,硅谷已经聚集了100多万名科技人员、逾千名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约30%的全球前100强科技巨头总部。它周围的聚集着如斯坦福大学、旧金山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一流高校,都为硅谷源源不断的输送着人才。
另外,在硅谷成为了初创企业聚集地后,相应的配套服务也随之增加。硅谷拥有全美35%左右的创业资本公司为创新创业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拥有专业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贯穿于研发到产业化的各个环节。
除了产业服务,硅谷还规划了一系列的便民服务,让创新人才更好的“扎根”硅谷。科学城的城市功能呈圈层式展开,利用咖啡馆、餐厅、酒吧等社交空间形成的交际走廊串联起各个圈层,生态绿地面积占科技城总面积40%以上。这样设计不但满足科研人员的日常生活所需,还能在无意之中促成更多合作的诞生。
▲ 硅谷城市功能规划(图源网络)
(2)苏格兰高科技区:产业聚集型
英国曾经是世界*发明大国,无论是开启蒸汽时代的改良蒸汽机,还是首台传真机、电话的问世,其创新产品都富有跨时代的意义。而它们的出现都和英国苏格兰中部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国苏格兰中部地区,包括格拉斯哥、爱丁堡、史特灵、利维斯顿、邓迪等地方。它一度聚集了*科学院的科研机构和400余家高科技企业,是英国高科技产业的中心。基于苏格兰中部强大的科研基础,在1980年苏格兰政府将爱丁堡至格拉斯哥长达100公里的广大地区定为高科技工业园和电子工业区,也就是现在苏格兰高科技区,全力发展高新科技。
苏格兰高科技区主要以高新企业为主要导向。在这里,聚集了超过500家生命科学企业、150家以大数据为导向的企业和近百家金融科技产业。大企业的聚集也让许多初创企业慕名而来,想要借机发展。为助力初创企业发展,苏格兰高科技区还设立了全英*的科技企业孵化器CodeBase。至少90多家初创企业在这里生根发芽,这些公司至今已经合计获得了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
(3)日本筑波科学城:政府组织型
1963年,在东京巨大的人口、交通压力以及“科技兴国”国策的号召下,日本政府不得不考虑在东京周围建一座科学城以期缓解,而距离东京约五六十公里的筑波成为了*。
筑波科学城是由国家直接管理,日本首相直接负责的典范项目。日本政府直接介入了整个筑波科学城的筹建过程,包括科学城的选址、人力筹措、购买城市土地等。
在确定选址后,日本政府强制性将东京的部分国家级试验研究所以及大学迁移聚集至筑波。截至目前,日本全国近50%科研机构落户筑波,其中包括筑波大学、JAX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国家生物医学创新研究所等150个国家级研究和教育机构,超过2万名研究人员在筑波定居,形成了日本*的人才聚集地,因此筑波科学城也被成为“日本*科学城”。
另外,日本政府还通过举办世博会,结成友好城市等方式吸引海外尖端人才入驻,推进创新工作。为方便海外人才生活,不管是城市配套设施还是咨询电话,大多都会提供英语、汉语、韩语、泰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等十余种语言。
为了留住人才,日本政府还在城市建设上煞费苦心。筑波科学城已经连续几年被评为日本“舒心生活”、“安心育儿”的城市之一,学校、住房等配套设施齐全,且拥有用全长48千米步行者专用道路和146个城市公园。政府还特意将城市划分为了研究型学区和周边开发区,以促进筑波整体城市平衡,并辐射周边。
▲ 筑波科学城城市规划(图源:筑波科学城官网)
(4)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学城:自发形成型
虽然硅谷是*个创新聚集的园区,但从成立性质来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才是全球*座正式命名的“科学城”,时至今日也是全球*的科学城。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为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局面决定在西伯利亚设立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全力发展科研。随着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的不断壮大,又在各地下设了9个科研中心,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是其中*的一个科研中心,聚集了分院的半数以上的科研力量。
然而西伯利亚成为科研聚集地并非偶然。在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西伯利亚逐渐变成大后方,许多从国家中部疏散而来的科研机构为西伯利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大批掌握尖端技术的学者聚集于此,为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1957年,苏联政府对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统一规划,要在西伯利亚建立起一座即能提供科研支持又宜居的科学城。不到六年时间,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便从原始森林中拔地而起。
对于科学城而言,最重要的便是人才支撑,新西伯利亚科学城除了依靠原本的人才基础以外,还非常重视培训新人才。新西伯利亚大学专门开设了一系列为如“爆炸焊接”、“应用语言学”、“经济控制论”等*科学城的特殊人才课程。同时也设立了附属学校,以新西伯利亚为原点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连续性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长效体系。
据统计,在*的人才培养制度下,2006年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便聚集了320多个科研机构、新西伯利亚国立科技大学等20余所高等院校及5万多名研究人员,这一数据还在逐年上升。
此外,新西伯利亚科学城还特别注重初创企业的孵化。科学城里设有信息技术、仪器制造、生物技术与医学、纳米技术与新材料等4个企业孵化器。初创企业每年仅需支付1000卢布(约合120元人民币)的租金,便能获科学城提供的资金、办公场所、技术设备等保障。
在丰厚的福利政策支持下,新西伯利亚科学城诞生了一大批ABBYY、卡巴斯基实验室、Paragon Software等知名企业,因此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也被称为“俄罗斯硅谷”。
2、螺旋上升的三角模式
这四座科学城由于所处的位置、成立的时间、历史背景的不同,其关注的方向、成立的原因都各不相同。
▲四大科学城基本信息
但巧合的是它们都共同满足三大要素,即大科学装置、前沿产业、大院大所。
▲科学城三大要素
大科学装置、前沿产业、大院大所三大要素并不是割裂开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大科学装置为视角起点来看,大院大所的科研需求往往决定了大科学装置的设立,而大科学装置又吸引高新技术性企业入驻,同时高新技术性企业又强化了人才的聚集。
大科学装置即一些特定的大型试验装置,如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的“基因技术”*中心(CGT)、日本筑波科学城的高能加速器研究机等,这些大型仪器往往较为稀有且对发展高新技术起到决定性作用。通常,这些高端设备搭建的择址和当地的人才需求相关,当地的大院大所的研究偏向以及研究高度决定了设备的精尖程度以及设立的地点。
而大科学装置会对技术导向企业起到“磁吸作用”。如欧洲辐射光源设备ESRF附近就聚集了许多全球500强企业与行业领军企业。毕竟大科学装置附近的科研属性更强,往往会带来前沿新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果,为特定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先进技术支撑。
不仅如此,技术性产业的聚集又将兴起新一轮的研发中心、实验室的布局,从企业层面反哺科研原始动力。同时,技术性企业也为大院大所中走出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加上其与科学城之间的联系,减少人才流失。
总的来说,无论是哪种类型、因何种原因建立起来的科学城,在本质上都离不开“产-学-研”的相互配合。只有让高科技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创新资源进行高密度、高效率的合作,才能够形成共生、共融的创新生态群落,进一步促进创新产业端、科研端发展。
3、从大科学装置窥见科学城的未来
从四座科学城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大科学装置、前沿产业、大院大所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了螺旋上升的三角模式,其中任意一方的提升都有机会带动整体产业的上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发展本土科学城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其中的经验。
仍然以最易改变地点的大科学装置为视角起点。大科学装置往往伴随着“白象难题”,即需要花费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维护,又需要很长的时间周期才能创造出成果。因此,在科学城设置大科学装置时就因为“白象难题”找到合适的出路。
首先,要以当地产业情况以及科研实际为基础建设大科学装置。虽然大科学装置会带动部分相关产业在本地落户,但在当地产业基础不牢固的情况下,纵使有高新产业落户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带动产业经济发展,前期投入非常惊人,且后期回报无法快速达到预期。因此,只有发展与本地产业基础相适配的大科学装置才能实现科研端与产业端的双向促进,降低维护成本。
其次,虽然大科学装置的选择需和本地产业基础适配,但也要考虑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如果一味的考虑成本适配,那么便有可能失去创新发展的机会。结合国家相关支持政策,在原本的产业模式上再进一步,才有可能形成新的定位组合。
如光明科学城便是在依托深圳同步辐射光源产业的基础上建成的。但光明科学城并没有将自己局限在单一领域上,而是进一步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先进制造产业。它利用原本的产业基础,加持创新技术,吸引了800多家知名企业入驻,实现了源头创新能力和产业能力的双向提升。
一言以蔽之,创新不能一步登天,贴合实际、循序渐进才能走得更远。只有坚实的科研基础,才能在下一阵创新风口到来之际乘风而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