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数字化新赛道,民企更青睐上海的人才优势和营商环境
每一步,都离不开城市软实力
(相关资料图)
■本报记者 查睿
利西路是市区一条普通弄堂小道,竟“藏”着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立仅7年就成长为国内无人驾驶重卡的龙头。在长宁西侧的虹桥商务区,另一名“隐形冠军”依靠一支平均年龄仅27岁的团队,“承包”了历峰、开云和LVMH集团等120多个国际一线品牌的电商运营……在数字化的新赛道上,以西井科技、百秋电商等为代表的上海民营企业,正用AI、大数据等创新技术赋能传统行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公司虽然很年轻,但已是国内首批基于正向自研无人驾驶重卡的公司之一。”西井科技总裁章嵘告诉记者,2016年成立之初,公司初创团队几乎是清一色的AI研究人员,同时也发现AI很难直接产生经济价值,必须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限定区域、规则可控、刚需缺口,我们找到了港口自动驾驶商业化缺口的切入点。”
抓住智慧港口的发展趋势,2016年4月,西井科技研发出全球首套港口人工智能理货系统,并获得首个商业订单,在年底又建立了自动驾驶团队,逐步成长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先实现商业化应用的科技公司之一。
找到了方向,抓住先机的西井科技也加快了产业布局。2021年10月,西井科技作为车队管理系统+无人驾驶参建单位,帮助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正式投产运营。去年1月,全国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项目在厦门落地,背后也有西井科技的身影。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这些民营企业无一例外地提到上海独特的人才优势和营商环境,甚至不惜耗费更多成本将业务留在上海。
“很多电商都会把客服团队外包出去或者挪到外地,这样可以节约不少人力成本,但是我们数百人的客服团队全部留在上海。”百秋电商首席创意官陈澍表示,公司服务的品牌大多是国际一线,对顾客服务要求很高。考虑到这些因素,客服团队与核心业务团队共享办公空间,可以第一时间接触到产品。
在西井科技眼中,上海更是生长的沃土,章嵘表示,西井科技每一步脚踏实地的背后,都离不开上海打造的城市软实力及上海人才高地建设。
今年初印发的《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和平台企业发展。“在与民营企业的交流中,我们发现政府与企业语言体系存在差异,我们必须把企业的真实需求作为政府工作的抓手。”长宁区发改委副主任张晓钟表示,长宁区形成了“三级三系”联系服务企业机制,有针对性地与企业进行服务资源对接,积极回应企业诉求与需要。坚持“容缺、容错、扶新、扶特”理念,努力做好企业发展和人才服务的“店小二”。
(来源:解放日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