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中午,门头沟区雁翅镇田庄村,大篷车停在村口的小集市中,摆满了茄子、辣椒、土豆、西红柿,几个老人站在大篷车前,和摊主来来回回地讨价还价……如果不是十多米外还在修路的挖掘机,这个大山深处的村庄,似乎已经恢复到了原来的宁静生活中。
洪水过后一个月,灾难的印记还清晰地刻小山村的公路、墙壁、河道和房屋上,也留在村民们的心里。不过,生活总是在慢慢恢复,伤口也在一点点愈合,这个京西第一党支部诞生的红色村庄,正在重新打造着他们的未来。新的一个月即将开启,纪念馆修复的进程也在加快。
8月25日,门头沟雁翅镇田庄村村口的小集市上,卖菜的摊主正在摆摊,这是他洪水后第一次进入门头沟深山区。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资料图)
村庄的重建,从往来的路口开始
站在村口,村支书崔春洪远远地看着河道中忙碌的人们。这个进村的入口附近,坍塌的道路、堆满砂石的河道还没完全整理好,往来的人们已经开始从这里进入村庄。
就好像把村委会搬到了公路旁,洪水之后,这个原本客来人往的路口,成了崔春洪待得时间最长的地方,每天天亮,他会在这里开始一天的工作,招呼村民和工人们,清理砂石、整修道路、修补房屋,偶尔会到旁边的京西第一党支部纪念馆看看。纪念馆是村里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这个红色村庄吸引游客的招牌,洪水之中,紧邻河道的纪念馆,门前的台阶被冲毁,馆内大量的设施被浸泡。
田庄村的重建,也是从这个路口开始,洪水中,村口的乡村公路被塌方和落石阻断,村庄东北处,河道的上游,是塌方最严重的地方,村民们估计有数万方山石落下,不仅阻断了道路,也一度堵住了洪水。这给村庄带来了更大的伤害,当洪水冲破阻碍后,以更凶猛的姿态冲进了村庄,将数十辆汽车、大片的墙壁、大树和电线杆冲进了河道。
8月4日,航拍田庄村的河道,洪水冲毁了这段河道,河道中的汽车还没有清理。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雨停之后,这里成为最需要打通的地方,只有路通了,村里的信息才能传出去,外面的救援才能进来。
村口的道路旁,有一个小小的乡村集市,几个木质的小亭子下,停着各种做小买卖的,卖菜的、卖粮油茶叶的,都从村外赶来,在这里摆摊。
一辆拉着各种蔬菜的车停在小亭子旁,摊主来自涿州,洪水之前,他就开着车从涿州一路往东,进入门头沟的峡谷群山中,在一个个村庄卖菜。8月23日,洪水之后20多天,他再一次从涿州出发,一路摆摊,三天后停在这个他熟悉的小集市上,小集市的亭子上,还留着重物撞击过的痕迹。
最难的时候过去了,最累的时候来了
8月4日,洪水之后第三天,田庄村所在的南雁路打通的第二天早晨,记者曾探访田庄村,当时的田庄村,河道被冲得七零八落,到处是汽车、大树、电线杆的残骸,临河的农田大面积冲毁,许多农田消失不见,偶尔保留下来的,地里的玉米也倒伏一地,没有一株站着。
8月30日,洪水之后三十天,经过村庄的河道已经整理干净,冲毁的地方已重新修补,几颗倒伏的玉米,也重新抬起了头,尽管今年不可能有收成了,但依然挺直着腰杆。田庄村里的人们和玉米一样,也都振作起来,重新出发。
8月25日,田庄村,村民在被冲倒的电线杆上晾起了衣服。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68岁的李长启,在这一个月里就休息了两天,清淤、修路、重新整理村庄,许多繁重的工作都需要做。村庄的老龄化,让恢复和重建的工作,变得比想象中更难,除了从外面雇佣的工人外,其他人都是村里的老人,其实,外面雇来的人,有很多也是老人。
李长启是田庄村人,年轻时在煤矿打零工,60岁以后回村,在村里打点儿零工,每天能有150元的收入。其他在村里干活的老人,也都有类似的经历,对他们来说,村庄不仅是故乡,也是年老之后带给他们就业和收入保障的地方。只是他们从没有想到,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庄,会在一场暴雨和洪水中,变成如今的模样。
十多年努力,建起一座红色旅游村
田庄村位于门头沟深山区的南雁路上,村庄建在一条沟底,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村民们的房子大多有两三米高的地基,临河的一面,建了高大厚重的石墙,这显然是为应对洪水而准备的。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会碰到如此超出预计的暴雨和洪水。
地处深山,资源匮乏的田庄村,曾经非常贫弱。2011年,村里开始发展红色旅游,这个京西第一党支部诞生的村庄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从一间纪念馆开始,田庄村开始整理村庄、美化环境,打造民宿和餐饮产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旅游、研学、住宿。2018年,田庄村第一次有了利润,当年集体收入超过250万元,这是村里人以前不敢想象的。到2022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村里仍有400多万收入。
洪水到来之前,崔春洪觉得,今年会是一个好年景,到6月底,村里的收入就已超过了100万。
洪水来的那一刻,一切戛然而止。整个村庄200多常住村民的生活,在8月初拐了一个弯儿,道路冲毁、民宿停业、餐厅空置,就连村道上精美的路灯,也变成了废铁。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再次上路,红色村庄正在重建
8月2日,洪水退后的第二天,崔春洪从外面找到了两辆挖掘机,开始打通村庄通向外界的道路。8月3日,道路打通,外部的救援力量进入村里。
时间一点一点地修复伤痕,68岁的李长启,每一天都在感受着这个小山村的变化。
8月3日,他们接通了山泉水,给每一家人通了水,泉水很清澈,但人们依然小心翼翼地烧开后,才敢饮用。
8月6日,燃气站修复,村民们可以重新更换煤气罐,村里重新有了烟火气。
8月7日,从北京昌平区拉过来的临时供电线路,再一次点亮了民居中的灯光……
更多的变化不断出现,村里的一段河道被清理干净;小集市修复,卖菜的人重新回来了;救援的队伍越来越多,被洪水冲出的污水管重新埋入地下,餐馆也重新开张了……
8月25日,李长启的妻子打理院子里的蔬菜,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的生活也在慢慢恢复。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8月30日,京西第一党支部纪念馆的修复也开始加快,地面要重铺,灯光要重新布设,展板、陈设的物品等,都要重新来过。崔春洪计算着支出,和施工的队伍商量合适的价格。对他来说,当村民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回归正轨后,恢复营业就成了首要考虑的问题。恢复营业就意味着有收入,而有了收入,村庄的恢复和重建,才能更快。
洪水之后,李长启收集了许多柴火,在院子里重新搭起了柴火灶。燃气和电力恢复后,没用完的柴火也没有扔掉,仍然堆在院子里,和他一样,许多村民也都保留着应急时捡来的柴火。
这场洪水,让他们对灾难有了新的认识,田庄村地处深山,只有一条路通往山外,一旦遭遇重大灾害,他们要如何在灾难中自救,等到外部救援到来的那一刻?李长启觉得,在深山中可能不缺水,山泉水足以应急,但要多备点粮食,再备点柴火,即使遇到突发状况断路、断电、断水、断网,在山里的也能坚持很久。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