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规范指引》,为盲盒经营划出红线。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对新规进行了详细解读,并提醒消费者在盲盒消费中需重点关注的若干方面。
一段时间以来,盲盒营销陷阱不断、乱象频出。从三无产品,到炒作溢价,从打赌博擦边球,到收割未成年人,万物皆可“盲”的反面是一“盲”遮百丑,不乏企业疯狂利用“未知乐趣”“赌徒心理”,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着眼于此,及时出台《规范指引》为经营立规矩、划红线,可谓给野蛮生长的盲盒经济装上了刹车。无论是明确盲盒经营禁售清单,还是确保消费者知晓商品价值、抽取概率等关键信息,抑或是对盲盒销售对象年龄进行严格限制,条条款款现实针对性极强,可谓将盲盒经济拉入了法治轨道。
盲盒虽“盲”,但监管不能有盲区。短短几年间,这一新兴经济已然成就了近百亿市场规模,其中的商业模式必然有可取之处。这里头的诸多结合与尝试,不仅丰富了大家的消费体验,也为一些商家拓宽了清库存、反浪费的新思路。过往经验告诉我们,对新业态、新模式需要包容审慎,但必须“装好刹车再上路”,一旦在监管上放水流舟,那些过度逐利的短视心态很可能把行业带偏。
眼下,随着新规落地,盲盒经济的野蛮生长也将落幕。相关预测显示,盲盒市场在未来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可即便如此,靠套路营销、黑箱操作忽悠消费者的老路也已经走不通了。对于盲盒经营者来说,与其琢磨如何游走于监管边缘,倒不如用实打实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说话。
另外,自己买的究竟是惊喜,还是套路,消费者自己心里要有数。正如网友留言:“你是闭着眼睛买的,但商家是睁大眼睛放的”,无论包装如何花哨,东西不能瞎买,钱包不能乱掏。
盲盒流量高涨,不少行业都想同其跨界焕发新生,这也再次说明,盲盒玩法背后所包含的,恐怕是一种更加开阔的商业逻辑。而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如何在建成盲盒这座大楼之前,为其消除虚火、打好地基,还需要所有入局者共同为之努力。
(原题为《万物皆可盲盒责任不能“黑箱”》作者 高源 来源 北京日报)
统筹:陈若松 编辑:韩静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