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名夷吾,字仲,史称管子,郑州登封人,生活在距今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资料图)
他是功名显赫的政治家、军事家,曾担任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的相国,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使齐国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他是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不仅被尊为先秦法家的先驱人物,还因后人托名为其所著、记录他的言行事迹的《管子》,在政治经济史及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人称“多智近妖”的名相诸葛亮,也把他奉为终生偶像。
这样一位大牛,是怎么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的呢?
出门靠朋友,压错宝也能成为相国
管仲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因为父亲早亡,管仲年少时的生活十分贫苦。好在他有一个名为鲍叔牙的好朋友,对方时常接济他。甚至两人合伙做生意时,管仲占便宜多拿钱,鲍叔牙也不恼怒,反而十分理解他。
后来,齐襄公即位,荒淫无道,政令无常,人人自危。鲍叔牙带着齐襄公的异母弟弟公子小白逃往莒国避难,管仲则跟随自己辅佐的公子纠逃向了鲁国。管、鲍两人就此分开。
数年后,齐襄公在政变中遇害,齐国内乱,两个外逃的公子都盯上机会,想要回国继位。公子小白先行一步,管仲就主动请命率兵拦截,为公子纠扫除障碍。
管仲埋伏在公子小白回国的必经之路上,一箭射向公子小白,对方应箭而倒。管仲以为他中箭身亡,就派人回去报捷。公子纠听闻喜讯,觉得再没有人能与自己争夺齐国国君的位置了,于是放缓了赶路的速度。
不成想,管仲的那一箭只射中了公子小白身上的铜制衣带钩。公子小白趁势诈死骗过管仲,躲在帐篷车里日夜兼程赶回了齐国。在齐国贵族的支持下,公子小白成为君主,还发兵攻打庇护公子纠的鲁国。鲁国战败后,忧虑齐国入侵,所以处死了公子纠,管仲则被囚禁。
成为齐桓公的公子小白,想要杀死管仲。但鲍叔牙劝说道:“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表示如果桓公想要成就天下霸业,必要用管仲为相。桓公听从建议,假借杀仇血恨之名把管仲接到齐国,拜为相国,委以政事,并尊其为“仲父”。
回望管仲的升官路,鲍叔牙可谓功不可没。无怪乎管仲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管鲍之交”的故事也作为金兰契友的代表,广为世人称颂。
内政外交一手抓,带领齐国走花路
由于管仲和鲍叔牙交好在前,不乏有人认为,两人分别辅佐两个公子,是“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风险投资。其中的是非曲直,我们无从得知,但从管仲任相国期间的一系列富有洞见的改革措施来看,他确确实实是一位经济学大师。
管仲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十分注重经济和农业,提出“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观点。可以说,“搞钱”是管仲改革的第一要义。为此,他首开盐铁国营,实行粮食准平、差额征地税等经济策略,还利用货币铸造调剂物价,运用经济杠杆大搞“金融战”。
在行政方面,他整顿了行政管理系统,设官吏管理,组织军事编制,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他提出“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的用人标准,建立系统的选拔人才及考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世卿世禄制,扩大了人才来源。
管仲的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有了与其他诸侯国叫板的资格。那个时候,周王室已经衰落,但仍有一定的威信力。因此管仲推行“尊王攘夷”的策略,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并通过“齐楚结盟”等政治手段,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此外,管仲最早提出了“华夷之辨”的民族主义思想。他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守护住了中原的秩序和风貌。孔子也高度评价管仲的功绩,表示“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一句“颍上人也”,引起千年争论
《左传》《国语·齐语》《管子》《史记》等古代典籍,都记载了管仲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言论,但他的出生地一直是世人争论的一个焦点。
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只写了“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没有具体说明“颍上”属于哪个诸侯国,或者大致位置在哪里。年代相近的《汉书·地理志》也没有关于“颍上”的记载。
如果从今天的地名来看,安徽省阜阳市有一个颍上县。但这个地方,周时为“慎邑”,属于楚国,秦汉时叫“慎县”,直到隋大业二年才改称“颍上县”。因此司马迁所说的管仲为“颍上人”,不能简单对应到如今的安徽颍上,而应在司马迁及其之前的典籍、地名中寻找答案。
“颍上”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成公十六年》中。“七月,公会尹武公及诸侯伐郑……诸侯迁于制田。知武子佐下军,以诸侯之师侵陈,至于鸣鹿。遂侵蔡。未反,诸侯迁于颍上。戊午,郑子罕宵军之,宋、齐、卫皆失军。”
这段话讲的是鲁成公会合尹武公和诸侯进攻郑国的一件事。诸侯联军在制田会师后,先“侵陈”“至于鸣鹿”,又“侵蔡”,再迁移到“颍上”。结果被郑军袭击,致使宋、齐、卫部队溃不成军。
蔡国在郑国的南方,诸侯之师要继续伐郑,必须向西北或向北行军才能进入郑国。而颍水从郑国境内的颍谷(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南)流出后,东南方向依次流经登封、禹州和临颍,后进入蔡国。且“上”有上游或水滨之义,因此诸侯之师驻军的“颍上”应该是颍水上游之滨的意思。
登封是颍水发源地,临近管姓发源地——管国(今郑州市管城区)。且登封颍水之阳大金店镇的王上村一带,自古流传着“王上出帝王,王上出宰相”的传言,嵩山方言也常用“能出管子”夸赞某个人的智慧。因此,管仲故里是河南登封,在地望、民俗等方面都是最为合理的解释。
细数郑地名人,有着“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等荣誉称号的管仲,绝对是首屈一指的政治经济学大师。他超前的智慧足以光照千古,让人们至今受益。(正观新闻记者 张晓璐)
参考资料:
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耿振东:《管仲故里在河南考辨》
王建淞:《管仲故里在哪里?》
统筹:梁冰 编辑:许怡童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独家原创,版权为郑州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观新闻)所有,转载或者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违反,依法保留追究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