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点评!数字化赋能 郑州博物馆焕发新活力

2023-05-18 09:53:29 来源:正观新闻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当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丰富的沉浸式交互场景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通过数字化呈现,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让人“大开眼界”;借助互联网传播,一个个文物展览“走进”千家万户……在信息化时代,郑州多家博物馆纷纷加快数字化建设,不仅在展陈形式、文物保护等方面迭代更新,更推动运营管理及观展体验持续优化升级,吸引众多市民线上参与、线下“打卡”。

足不出户云上观展

“近两年,我们馆相继上线‘繁星盈天’‘千秋德化’等15场线上展览,让市民足不出户即可云上观展。”昨日,据郑州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构建线上虚拟展览时,技术人员使用3D模型、模型标定等技术完成对博物馆实景展厅的虚拟构建。郑州博物馆官网还上线了菩萨石头像、兽面纹铜爵等11件数字文物。

走进市博物馆二层创世王都展厅入口,你会被3D全息投影技术呈现的文物图像所深深吸引。该技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三维图像,观众无需佩戴3D全息眼镜便可多角度浏览三维立体影像。

在郑州博物馆“豫声豫调”“锦绣云霞”“老家河南”展厅,放置着5台虚拟换装设备,这些设备将人体感应、图像采集、数字显示、数据统计等技术结合,通过全高清摄像头实时捕捉现场影像,并通过体感探测装置将服装的2D图片或3D模型叠加到体验者的影像上,实现虚拟服装与真实体验者身形的完美匹配,让观众生动体验换装豫剧戏服、云肩的效果。

此外,该馆还对200件馆藏精品文物进行三维扫描,通过使用一种基于光栅扫描的三维重建技术,采用非接触方式进行文物三维数据信息采集与加工。相关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种方法是更加实用的新型技术,其成本低、精度高,可实现“一键式”全自动扫描。

沉浸式互动场景层出不穷

去年7月,作为河南省首个不可移动文物在博物馆展示的沉浸式特展, “雕画汉韵——寻找汉梦之旅”展览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一亮相,便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欣赏。该展览通过对郑州新密出土的部分精品汉代墓葬进行数字化展示,提取汉代壁画、画像石内元素进行复制展示或多样化再创作。

郑州市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则推出“星空下的村落”线上数字展览,以线上VR全景展示为主要手段,结合多元化交互模式及多种内容呈现形式,全面生动地为市民展现“星空下的村落”,提供多角度,打破时间、空间的参观体验。

昨日下午,在郑州博物馆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分馆,几名观众正在体验冶铁工场互动项目。当观众站在体验点进入游戏界面,设置伐木烧炭、敲打矿石、上料鼓风、浇注铁水、锻造铁器等动作选项时,机器会瞬间捕捉人物动作,而视频内容则给予观众动作反馈,中间还会穿插冶铁知识问答,可谓寓教于乐。

数字化已成大趋势

数字化建设已成为当下博物馆发展一大趋势,元宇宙时代更让博物馆赋予全新的表达方式。

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郑州多家博物馆利用裸眼3D、全息投影展示、VR虚拟现实、体感互动等数字化技术与元宇宙相融合,在助力文化传播与共享、增强公众互动性和体验感、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让前沿科技与传统文化在博物馆实现深度融合成为可能,推动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如何推进数字科技与郑州文博系统的深度融合?去年7月,市文物局与郑州联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双方建设的5G智慧文博实验室同时揭牌。按照协议,本着发展、共赢、平等、互利和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原则,双方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采用“互联网+”开展郑州数字化文物、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等多项郑州文物数字化创新业务合作,共同推动文物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全面实现郑州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产业数字化转型。

具有历史文化传承意义的博物馆堪称人们解读一座城市历史记忆的“百科全书”。放眼未来,在科技力量赋能下,一座座博物馆正向人们生动展示着古都郑州的灿烂与辉煌,连接起更加美好的现在和未来。

正观新闻记者 成燕/文 马健/图

统筹:梁冰 编辑:彭茜雅 版权声明

本稿件为独家原创,版权为郑州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观新闻)所有,转载或者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违反,依法保留追究权。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