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快评:靠卧底“劝生”,不如思考“约死群”为何泛滥

2023-05-11 18:01:51 来源:正观新闻


【资料图】

最近,“约死群”再次回到公众的视野之中。据健康时报5月10日报道,一老人卧底“约死群”,通过“劝生”工作救下400多人。老人之所以从事“劝生”工作,是因为自己的儿子自杀身亡,而儿子生前也曾加入群聊“约死”。潜伏“约死群”后,老人感叹,相约轻生在年轻孩子的口中就如同说一起去抽根烟一样简单。

此前,张家界天门山、四川什邡林场等地发生的集体自杀事件背后,轻生者都曾通过“约死群”与他人获得联系。那么什么是“约死群”?就像“班级群”的目的在于教育,“工作群”的目的在于工作,“约死群”的目的只有一个——走向死亡。这些藏匿于网络暗黑空间的群,人员构成极度复杂,聊天内容满载负面情绪,甚至有人引导和教唆轻生。

正处于花儿一样的年纪的青年,怎么就认为“人间不值得”了呢?轻生者对死亡向往的背后,是对当下生活的失望。当一个人受到打击,对现实生活不再有留恋,就像站在了悬崖之巅,“约死群”中的负面情绪就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化成无形的手,将轻生者推下悬崖。“约死群”中负面情绪集合,切中了厌世者对现实失望的情绪——原来我不是一个人。这种认同感让他们一同面对死亡时,更有勇气。

当然,“约死群”的创建者目的也并不单纯。厌世者的绝望,在他们眼里却是生财之道,有人通过对他人进行心理控制牟利,四处发展“会员”。当然,如此吃“人血馒头”的行为涉嫌违法,据法律人士分析,如果群主在群内唆使怂恿群友自杀,甚至提供自杀方法和建议,那么这个群主具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涉嫌构成故意杀人罪。

当下“约死群”的泛滥反映了社会对青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过低。若社会各方对“约死群”中讨论自杀、相约轻生的消极情绪对话放任不管,会让自杀情绪在“约”中被无限放大,客观上给悲观厌世者提供轻生的便利。

近年来,关于志愿者在“约死群”卧底“劝生”的报道不少。有心理咨询师卧底约死群8年,挽救10余名轻生者,也有高校教师通过线索追踪数百人。这些志愿者在工作生活之外,还能积极对他人施以援手,值得点赞。从他们描述的救援经历中,我们也能看出,对许多轻生者来说,需要的只是一句“这世上还有人在意你”的人间值得。

彻底根治泛滥的“约死群”不能仅靠志愿者,公安机关也呼吁网友能够提供相应的线索,见到类似“约死群”立刻举报。不过,对于此类群聊仅靠举报显然力度不够,群聊中的年轻人都抱着求死的心情加入,自救尚且困难,谈何救他人呢?

这就需要社交从平台治理的角度观察,遏制“约死群”。社交平台方须积极作为、主动干预,将防范和封堵做在前面。“约死群”的出现,对所有互联网经营者和网络公共空间管理者来说,都不是“红利”,更不能成为“流量”,而只能成为实实在在的责任。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韩静 版权声明

本稿件为独家原创,版权为郑州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观新闻)所有,转载或者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违反,依法保留追究权。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