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串本来的功用是装饰,在古代,它甚至还充当着许多令我们感到意外的角色:身份的标志、财富的象征、信徒的念珠……从何时起,手串被人们渐渐“盘”出了花样来?
老祖宗留下来的“串”文化
自远古时期起,咱们的老祖宗就开始把各种打磨过的珠子串成链。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偏晚阶段,人们将鸵鸟蛋壳、动物骨骼牙齿、贝壳、石粒等进行人工钻眼,缀连成串饰加以佩戴。后来,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串饰的材质逐渐丰富,如植物的花果、种子,动物的骨骼、牙齿,各地出产的美玉、宝石等,都成了人们做手串的重要材料。不过有考古学家指出,原始人戴手串的动机并不是为了美化自我或者数珠子解压,而是与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以及巫术、礼仪等密切相关。人类祖先正是从趋避邪神恶魔、寄托神圣信仰的角度来广泛使用各种串饰,并逐渐形成了灿烂的“串”文化。
(资料图片)
除了手串的材质,串饰的造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我国目前出土最早的串饰,来自1.8万到2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他们将穿孔的石珠、兽牙、贝壳参差不齐地串在一起,有的还用石颜料装饰过。当时的手串,是原始人抽象思维的物化体现,这表明人类已经能用实际的物品与特定的意义联系起来,甚至用于区别信仰或者身份。进入文明时代,手串则成了社会等级的辨识和象征,或者发挥护身符等其他功能。
周代人喜欢把不同饰物串连成造型繁复的组玉佩,一般由玛瑙珠、透闪石玉珠、绿松石珠及玉管组成,不仅外形富丽堂皇、华丽夺目,还规范着君臣尊卑及其礼节,是西周诸侯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这种复杂的串联构造,估计周代人盘起来得费挺大劲。
西周时期的七璜联珠组玉佩,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官网
这个时期最有特色的串饰,当属齐国的水晶串饰。它由菱形水晶珠、圆形紫水晶珠、方形水晶管、竹节形水晶管等组成,制作工艺非常精湛,表面抛光极佳,完全用不着人盘,自身已经足够光滑和耀眼。
春秋水晶玛瑙串饰,山东淄博郎家庄出土。来源/山东博物馆
在汉代,人们做手串的工艺更加先进。得益于汉代大一统的局面和陆路及海上贸易路线的开通,玛瑙、水晶、琥珀及各种宝石流入中原,不同来源的串饰荟萃,制作审美也足以与现代珠宝工艺媲美。
西汉后期水晶玛瑙琥珀绿柱石红玉髓珠饰。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官网
不过我们可能会好奇,面对这些或朴实、或华丽的手串,古代人到底会不会盘它?
在两汉之前,串饰是人们制服礼仪中的重要构件,包含项饰、腰佩、腕饰等部分,也就是说,是用来穿戴在身上以彰显佩戴者身份的,一般平民根本没有享用的资格。如果把串饰取下来放在手中盘玩,对于当时的贵族人士来说多少有点离经叛道。
古代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盘”手串?这得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原的兴盛。异域来华僧侣不仅带来了众多经书,还把念珠的习惯带进了平民百姓家。手串的材质不再局限于流通在贵族阶层的名贵玉石玛瑙,菩提子、沉香木以及各种原始本真的木材,都能用来做手串。正是从这时开始,“念念不离心,数珠恒在手”成为佛教徒用来清心净神的一项重要手段。这种数佛珠的仪式,也成为现代人盘手串的前身。因此,对当下文玩串饰产生重要影响的,并非汉族传统的串珠饰品,而是佛教徒的随身法具——佛珠。
佛家念珠如何走进世俗社会
佛珠本称念珠,又名数珠、诵珠、咒珠,是在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计数的法器。追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最早创用。在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了持珠的记载。有关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穗子经》中记载的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启示作为通说:佛陀告诉波流离王,贯穿一定数目的木穗子,作为行住坐卧时念诵三宝名号的辅助工具,并以此来摄持心念,令心专注,渐次达到“身心不乱、无诸谄曲”乃至永远断除烦恼。此后,波流离王便用木穗子来制造佛珠,僧侣念经时手持佛珠,念一句,便拨一珠。
佛珠构成。来源/《中国收藏鉴宝图典鉴宝佛珠·手链》
南北朝时期,考古发掘出土的串珠实物大量增加,这种现象当与佛教传播息息相关。如敦煌莫高窟十六国时期的弥勒菩萨像,颈部便挂有一串佛珠。隋唐之际,随着净土宗和密宗的兴盛,称名念佛逐渐成为一种最为通行的修行方法,佛珠也因此流行开来,进而成为僧徒信众的一件标志物件。
戴佛珠的弥勒菩萨像,现存莫高窟第275窟。来源/国家艺术基金官网
白居易《吹笙内人出家》中的“新戒珠从衣里得,初心莲向火中生”,描述了赠珠、授珠的佛事活动,表明佩珠、赠珠、授珠在唐代已经成为佛事活动的主要内容。
苏轼诗“捧经持珠,杖则倚肩,植杖而起,经珠乃闲”,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位持珠高僧的形象:一手捧经,一手持珠,把禅杖靠在肩上,只有在扶杖站起来的时候,手中的经书和佛珠方才放下。
后来,佛珠经过宋、元、明几代的发展演变,也有了众多的称谓,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新鲜的名字也不过是古老用途的另一种说法而已。直到清朝,今天的手串、以前的佛珠,有了一个新名字——朝珠,被纳入世俗社会的舆服制度之中。清军入关后,顺治帝逐渐确立起一套完备的服饰制度。朝珠作为宫廷冠服佩饰,载入了乾隆二十八年(1763)编撰的《钦定大清会典》之中。
朝珠共由108颗珠子组成,朝珠材质有东珠(珍珠)、翡翠珊瑚、琥珀、蜜蜡等制作。每27颗间穿入1粒大珠。大珠共4颗,称分珠,而这四颗分珠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
《雍正朝服像》中雍正佩戴的朝珠,和真实的朝珠一模一样。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朝珠虽然是装饰品,但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清朝,一般官员和百姓是不能随意佩戴的。只有皇帝、后妃、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才可佩挂朝珠。朝珠的质地以及颜色,有严格的区分和等级规定。从官员胸前所佩戴朝珠质地的好坏,可以看出官员的品级高低来。
赐手串,成为清朝皇帝对文武百官表示恩重的一种手段,各级官吏将领也把佛珠当作礼品进贡。在清人曹雪芹的著作《红楼梦》第十五回里,北静王第一次见宝玉,就非常喜欢,于是他把自己手上的手串取下来送给宝玉。而这个“鹡鸰香念珠”,正是不久前圣上亲赐给北静王的。
北静王将御赐手串转赠给宝玉。来源/电视剧《红楼梦》截图
串饰也同样融入到后宫女眷的日常服饰中,宫廷手串因此应运而生。朝珠兴起于朝堂之上,手串则滥觞于后宫之中。在清代宫廷后妃肖像画与晚清后妃照片中,可发现有一种手串,除了戴于手腕之外,也被悬挂在衣襟扣绊。在佛教传入后,女真人就有将佛珠挂在衣襟纽扣上的习惯,既方便随身携带,又方便在诵经时捻转记数。因此清代宫廷手串,特意设计了挂扣,方便悬挂在纽扣上佩戴。
清朝碧玺珠翠十八子手串,下面的翠质结珠(俗称“佛头”)背后设计了一个丝线圆圈,方便挂在衣服纽扣上。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由朝珠简化而成的手串,既可佩于衣服上、也可挽在手腕上闲暇时把玩,而且不受朝珠佩戴礼仪的苛刻限制,在后宫中风靡一时。这些皇亲贵胄,可以说是收藏文玩、盘手串的“开山鼻祖”。
《甄嬛传》剧中,雍正皇帝总是在盘一条配以明黄色流苏的翡翠持珠,这串佛珠有27颗子珠,表示他所修行的是四向四果的27贤圣位。来源/电视剧《甄嬛传》截图
当今社会逐渐流行开来的手串,就是在清代朝珠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但社会制度的改变使其象征身份地位的等级意识逐渐被现代化的佩戴理念所取代。现今的手串爱好者或多或少地将母珠、子珠、流苏等任意组合,在珠子材质的选择上也更加新颖和广泛,忽略了宗教性而注重装饰性和时尚性。
当我们盘手串时,到底在盘什么
如今,“盘”这个字,已经成为文玩文化中的专业术语。而“盘”字本来就有“回旋,回绕”的意思,形象地表达了人们把玩手串时“绕指柔”的动作手法。正是这种不急不躁、循环往复的捻动,给人们带来了如同修行僧般持之以恒的平静。
朝珠之所以以108颗珠子的总数为定数,来源于佛教理念。佛教认为,人生有108种烦恼,旧时佛寺每日朝暮各撞钟108下,称为“醒百八烦恼”。盘手串的人们虽然不是佛教信徒,但佩戴和把玩串饰却能够使人在面对烦恼、喧嚣时断除杂念、增加定力,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进而祈求平安、长保喜乐。因此,人们形象地称念珠为“拴马索”,意指当人心如野马、杂念纷飞的时候,盘手串便可以遏制妄念,增定力,生智慧。
再加上佩戴串饰在我国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影视剧的带动更引发文玩串饰的热潮,当代人热衷盘手串,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盘手串不仅传承了串珠饰品源远流长的历史内涵,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生发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千年以来,手串由参禅悟道的工具,逐渐演变为众生在面对烦恼、喧嚣时不骄不躁、收敛意念的精神寄托。一串珠子,串起了人们美好善良的愿望——佩珠,能够寄托祈福平安的心愿;数珠,可以使人沉浸恬淡祥和的心境;把玩,使人找到珍惜收藏过程中的愉悦;赠送,可以借以表达纯洁友爱的意愿……
伴随着无限的旋转摩擦和反复回环的清脆声音,如今盘手串俨然成为一种消闲的方式。但正如文中所言,手串文化具有一定精神属性,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若流于形式或耽于迷信多少有些本末倒置了。
参考文献:
[1] 宋丙玲:《历史与时尚的契合:当代社会文玩串饰管窥》,2014年。
[2] 莫雅春:《佩戴串珠有讲究》,2014年。
[3] 杨光:《关于文玩手串兴盛原因的探讨》,2015年。
[4] 觉真著:《佛珠品类与鉴赏把玩艺术》,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8年。
[5] 朱晓丽编:《中国古代珠子》,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年。
[6] 孔德尚著:《手串》,现代出版社,2015年。
(原题为《为什么小学生都开始盘手串了?》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作者:关禾)
统筹:梁冰 编辑:张晓璐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