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某节目中表示,北京拥堵的主要原因是网约车带来的,在北京什么都很贵但是打车很便宜,需要把网约车的使用成本大幅提高以减少拥堵。
此话一出,网友瞬间“炸锅”。有人质疑这位乘联会秘书长算不上专家,有人建议站在高处的专家们不要再建议了,还有人要求崔东树拿出调查结果,证明网约车对北京交通的消极影响。
的确,崔东树提到的网约车数量暴涨,交通压力增大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但从深层逻辑上,将道路拥堵问题与网约车直接挂钩,是否过于草率?北京网约车价格低,这一说法能否站得住脚?民生问题的回答权始终在群众手中,很显然,网络上否认、批评的声音更盛。
依我看,“北京拥堵因打车太便宜”有三处逻辑硬伤。其一,据崔东树推论,“私家车每天上路2-3小时,网约车每天上路15小时,一辆网约车等于8辆私家车,这是对公共资源的占用。”但私家车服务多少人,网约车服务多少人,家用、商用两种性质相异的事物绝不是简单的数字换算,公共资源利用率应兼顾客运量、使用率等综合因素。
其二,北京等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长期且顽固,网约车流行至今不过几年时间,不该背“黑锅”。只能说,网约车数量激增确实会加剧交通堵塞,但论主要原因,离不开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和汽车市场不断扩张。有需求就有市场,出门打车可以避免停车难、开车累等问题,人们选择出门打车没有任何不妥。
其三,北京打车便不便宜,要看对象是谁。对月入两三万的精英白领来说,14元起步价不算什么,但对学生、工人等群体来说,打车出门也只是偶尔“奢侈”一次。更何况,出租车、网约车价格的制定必须经过充足调研,以及公示、征集意见等诸多环节,才能最终施行。关乎民生福祉,绝不能只是随口说说。
现如今,网约车已经成为市民一项重要出行方式,堪称城市出行的“毛细血管”,其运营模式、使用成本等都与行业规范化管理相关。有关部门探索解决方式的时候绝不能顾此失彼,科学化管理需将人性化考虑置于首位。
捋顺背后逻辑,为广大民众现实需求发声、献策,则是专家学者的责任与担当。前有专家呼吁私家车主兼职开网约车,后又有行业人士指责网约车泛滥,得严加限制,人们到底应该听谁的?所以,专家提建议之前,不妨拿出数据、亮明事实,让大家信服和接受,别再说出雷人又敏感的“空话”,沦为别有用心之徒断章取义、引导舆论的工具。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王航 编辑:陈若松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独家原创,版权为郑州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观新闻)所有,转载或者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违反,依法保留追究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