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儿童常见传染病,好发年龄为5岁及以下婴幼儿,1-2岁组发病率最高;每年自3月下旬始,手足口病疫情将逐渐上升,4-6月份进入高发季节。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相关健康提示。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多数患儿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或表现为大疱样改变。
手足口病的病例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在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较强。肠道病毒传播途径多样且容易实现,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还可经呼吸道(咳嗽、打喷嚏等)等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资料图片)
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共有100多个血清型别,根据其基因特性分为A、B、C、D四个组。我国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引起我国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30多种血清型,主要以A组和B组肠道病毒中的肠道病毒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 型(CV-A16)、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和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V-A10)最为常见,EV-A71仍是引起手足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
2015年年底,我国自主研发的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简称EV71疫苗)上市,该疫苗对接种者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对EV71相关手足口病的保护效力在90%以上。为尽早获得免疫保护,建议满6月龄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EV71疫苗。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多种,不同肠道病毒间无交叉保护,接种EV71疫苗只能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及相关疾病,不能预防CV-A16、CV-A6和CV-A10等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因此,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再次感染EV-A71之外的其他肠道病毒,但发生重症风险降低。
中国疾控中心提示,年龄3岁以下、病程3天以内和 EV-A71 感染为手足口病重症高危因素。如出现持续高烧(体温38.5℃以上超过3天)、神经系统出现异常(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易惊、烦躁或肢体颤抖抽搐等)可能短期内进展为重症,应立即送医。
日常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中国疾控中心给出以下建议:
(1)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儿童在接触摸公共物品后、接触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后、如厕后、进食前以及看护人在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正确洗手至少20秒。
(2)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避免与患病儿童共用餐具、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3)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对日常接触频繁的物品表面(台面、门把手)、孩子的玩具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4)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5)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6)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EV71疫苗全程接种。
统筹:刘书芝 编辑:白贺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