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讯:当讨伐“巨婴”者,遇到了8个月的婴儿|九派时评

2023-07-05 05:21:14 来源:九派新闻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沈彬


(相关资料图)

“熊孩子”新闻似乎已经成为了新闻市场上的标配,但是,在一片对于“熊孩子”“熊家长”的讨伐声中,是不是出现了校枉过正的标签化、过激化的问题,甚至变成借着“文明公德”的名义霸凌带孩子出门的家长?

6月26日,四川一列火车车厢里一名只有八个月大的小宝宝,因为发出了咿咿呀呀的声音,就被乘客质疑“太炒”,在被投诉之后,被乘务员“邀请”到售货车厢。

有一名叫苏小懒的博主在微博上说了这件事,结果当场成了“诉苦大会”。有的说:“五月份带孩子去北京,一岁半,途中孩子哼唧有点哭闹,乘务员也一直来提醒我安抚好孩子不让孩子大声”。有的说:“我就两周前带我孩子坐高铁。孩子刚刚哭了两声就被乘务员过来提醒带到车厢连接处了。”

事实上,不仅有所谓“任由熊孩子哭闹不管”的新闻,也有成年人乘客对于3岁以下甚至贴着退烧帖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的咄咄怪事。

显然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呀呀学语、嗷嗷待哺的婴幼儿放在一个“篮子里”讨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甚至有人故意为之,这样才能祭出“你养孩子,关我什么事”“你小你有理”的叙事。

众所周知,婴幼儿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吃喝拉撒睡,哭闹起来,或者生理排泄,哄也哄不住,叫也叫不停,这已经让父母非常崩溃了,不是父母不想管,这也不是什么公德失范的问题。谁不是一把屎一把尿地被拉扯,谁又是一生下来就自己解决吃喝拉撒问题,手里拿一个手机就能乐呵一天的呢?

有人提出的疑问:“现在这个社会为什么要对小宝宝这么苛刻,大家都一点包容没有吗?有人经常挥舞的道德大棒,指斥他人是指望社会特殊照顾的“巨婴”,但是,当他们面对新的8个月的婴儿时,他们有过一点宽容和帮助吗?这些人无非打着“公德”“规范”的借口,实施着最赤裸裸的自私自利,本质上这些人觉得自己才是需要得到社会照顾的“婴儿”,而真正需要得到社会帮助照顾的婴幼抢占了他们的生态位。

自私者,多了社会才会这么激烈的“仇童”情绪。一些先入为主、选边站队的新闻讨论,只不过是在“秩序”“公德”之下包装的自私和冷漠。最早撕破舆论场婴幼优先文明底线,可溯源到当年咪蒙系的“故事会”:有火车上带孩子的家长要求换下铺,原本不换也是人之常情,殊不料被咪蒙们“喂了毒奶”:你有孩子了不起啊!一时间煽动出了突破文明阈值的情绪,之后变成仇童的狂欢。

疏于管教的孩子应该教育,不能姑息纵容;全社会应该照顾未成年人,特别是对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要给予特殊照顾,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这两者并行不悖,要警惕自媒体故意挑动社会对立,制造撕裂。机构媒体更不能随波逐流,迎合民粹情绪。

从人群己权界的角度说,乘客有没有一定程度上包容未成年人义务,是不是像一些自媒体渲染的“你生孩子,关我什么事”呢?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保护未成年人是成年人的共同责任;“全社会应当树立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爱未成年人是所有社会成员的法律责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人人都是参与者。

对于公共场所孩子哭闹的新闻,不应眉毛胡子一把抓,家长失职要管,对于孩子特别婴幼儿也应该有特殊的照顾,这是法律的责任所在,也是人性的证明。

九派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来源:九派新闻】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