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最近淄博烧烤被无数的吃瓜群众捧上了热搜,并且热度持续不断的蔓延,甚至五一期间无数人已经准备去淄博参加这次集体狂欢的烧烤盛宴,很多人都在纳闷,一顿烧烤有什么重要的?非得去淄博去吃?殊不知,这里面有很深的文化因素在内,网上有一个段子这样讲到:“这世界上没有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再来一顿,”可见烧烤这类事业在广大吃货心中的神圣地位。所以吃不吃烧烤这个问题从来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而是去哪吃,和谁吃,怎么吃的一个问题。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吃饭从来都是头等大事,吃饭衍生的文化也是数不胜数,中国人喜欢在一起吃饭,孔子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孔夫子老先生的指点之下,我们中国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天赋,把吃的东西分为三类:“能不能吃,直接就能吃的, 看着好像可以吃的,得想点办法才能吃的”当然了这些只是为了说明我们中国人对于吃的重视程度。一直以来吃饭都是我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所以吃饭是最重要的集体活动之一,如果一场集体活动没有在饭桌上达到高潮,那么这场聚会无疑是失败的。
吃饭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最重要的一顿饭就是团圆饭,团圆是是我们这个血缘关系的家庭最重要的一种聚会方式,当然,吃一顿丰盛饭菜是避免不了的,在这个团圆饭的桌子上,老中青三代人其乐融融,长幼结合,随着大家大快朵颐,伴随着长辈的淳淳教诲,那些美味伴随着长辈的叮咛和祝福被我们吃下肚子,虽然当时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是回过头来想起了长辈的那些话,却都是人生格言,无形中我们的后代也把团圆的价值给传承下去了。
作为一个集体社会,集体活动是人类最广泛的活动之一,在我们农业文明的这个国家,由于这个文明成立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上,定居是这个文明最大的特点,所以基于血缘关系的东方社会更注重集体活动,从诗经的文人学士的各种聚会,到兰亭集序曲水流觞,再到清明上河图那一群群热热闹闹的老百姓,丛婚丧嫁娶到庙会到各种大小宴请,这些集体活动都深入我们每个人的骨髓之中。在中国如此庞大的土地上,如此庞大的人口下,集体活动是我们从古至今生活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的社会由于脱胎于爱琴半岛星罗棋布的几个小岛之上,岛每个岛都是一个社会,都是一个小小的集体,这种小集体天然缺乏整体性思维,对于外来的事务都缺乏安全感,所以西方的社会都有一个小算盘,都相对独立,所以在这里产生了小集体思维,这种小集体处处设防,对人不善,这是植入根子里面的执念,是这个小小的岛国思维决定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欧洲遍地红绿灯,至今仍然是一片散沙。所以西方的社会缺乏大集体活动的土壤和根基,所以他们的文明注定开凿不了京杭大运河,也修不了万里长城。
再回来说淄博烧烤的问题,淄博烧烤其实是我们文明传承下来的一种集体活动的延伸,一种拥抱确定性社会秩序的必然产物,烧烤在哪里都一样,无非是那里热闹去哪里吃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热闹,这种热闹也让我们人与人集体集体之间的交流更加的紧密,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文化交流,各种学术的启发和碰撞,在这个集体环境中无疑可以产生更大的社会前进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在我们当今社会中,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推动,这对于繁荣我们市场经济,促进人文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说当下中国的发展之快,主要是由于集体文化的优势,这种优势在庞大的土地上,庞大的人口中,更容易产生智慧的成果,这是一种先进的社会生存模式,我们大可不必盲从于西方的那一套迷魂汤而妄自菲薄,继续我们集体主义的狂欢,铁打的淄博流水的吃货,那些狂欢过后的我们一定会有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收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羡慕去吧!
注:对于巴比伦文明,阿拉伯文明,还有消失的古印度文明本人不甚了解,也无从评判,当今世界,我们和印度的矛盾,阿拉伯世界的矛盾都不是主要矛盾,所以不在阐述之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