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到明末时期的风云人物,大家肯定会想到崇祯和魏忠贤两人,他们一个是勤政爱民的亡国之君,一个是号称九千岁的大太监。然而,其实还有一个人在当时也是非常的炙手可热,他就是"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本是"闯王"高迎祥的部下,但高迎祥在攻谋西安时,却意外遭到了陕西巡抚孙传庭的伏击,最终因兵败受俘而死。后来,李自成因能力出众,在众人的拥戴之下被推举为新的"闯王"。于是,李自成和张献忠就成为了这股农民军中最强大的两只力量。鼎盛时期的李自成大概拥有一百万人的军队,其所管辖的地区少说也有数千里,最后他还推翻了明朝统治,建立了新的大顺政权。
(资料图)
可以说,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中的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抗粮均田为号召,期间转战十余年。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反对阶级迫害和满洲贵族民族征服的革命事业中。在他的领导下,受尽欺凌压榨的贫苦农民挺起了腰,也抬起了头,是他荡涤了地主阶级的污泥浊水,推翻了以朱由检为头子的明王朝。
但是,身为"闯王"的李自成却最终没能一统天下,这又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回顾历史,只因他犯下了两个致命的错误!
容易为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大敌
李自成既有中国农民典型的吃苦耐劳,和具有创造力等优点,同时也具有很深的农民意识,小富即安、目光短浅的缺点。前者导致他的成功,而后者则导致了他成功之后的迅速败亡。
李自成始终都没有意识到,关外的清军是和他争夺天下的头号大敌。明朝为什么会被李自成灭掉?其实不仅是因为农民军作战勇猛,明朝的军备废弛、远在关外,但已多次威胁京畿的清军,更是致命掣肘。而面对是该先攘外还是先安内的决策,崇祯一直都无法做出决断,崇祯原本是想灭掉李自成后再与清军决一死战,但历史却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
彪悍的满洲骑兵一直都是崇祯的心头大患,但李自成及其领导的农民军却始终没有重视起来。如果说李自成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么他的战略就应该是消灭明朝后,即刻就率领大军东进直捣清军,统一北方。
然而,李自成的主力部队却依然还留在河南与湖广地区,与明朝的军队激战。李自成的这种分兵策略,令北京地区的军队实力不足,以至于面对多尔衮与吴三桂的联合部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李自成只好退出了北京城,而清军则随之进城,开始了他们野蛮的"剃发易服"。
一碗水端不平,与士族阶层的天然矛盾
农民出生的李自成,与士族阶层有着天然的矛盾,因此造成了他缺乏一统天下的基础。大顺朝的时候,老百姓广为传唱的就是有关于李自成对赋税政策的改立:"迎闯王,不纳粮"。同时,李自成还颁布了追赃助饷的政策,这对于贫苦的农民们来说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
可是,刚刚归顺了大顺朝的士族阶层们却立刻傻了眼,他们要被迫缴纳粮食和金银,如若不交就只有一死。为此,当时最具有经济实力和政治资源的士族阶层,就再次成为了李自成的敌人。
纵观历史,每一个王朝的开创者,其眼光和谋略都是非常独到的。就好比宋太祖赵匡胤,他在夺取后周政权进入都城开封以后,就对城中的百姓和士族阶层全部一视同仁。宋太祖并没有像"闯王"李自成这样一碗水端不平,搜刮财宝,欺压士族阶层,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了,"闯王"李自成虽然很优秀,但却不是一个一统天下的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