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银行理财市场频现“降费”,其中兴业理财于近期密集发布降费公告,其他理财子公司也频出降费举措,涉及投资管理费、托管费和销售服务费等。结合此前招银理财一只宣称“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的理财产品引发关注,市场对于银行理财会否通过降费营销蚕食公募基金的讨论再起。
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降费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产品净值表现不佳降费让利;二是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净值和报价,帮助抢占市场。但行业人士也指出,目前仅仅依靠降费难以冲击公募基金市场份额,未来银行理财要实现对公募基金市场份额的转换,重点需要在产品业绩、稳健性等方面逐步改变投资者的认知上下功夫。
(资料图片)
理财产品密集降费,有产品管理费归“0”
公开资料显示,最近发布实施阶段性费率优惠的公告最多的是兴银理财,如从6月28日起,兴银添利天天利1号E的投资管理费、托管费和销售服务费分别从0.30%、0.03%和0.30%降至0.01%、0.01%和0.15%;兴银添利天天利1号F的投资管理费、托管费和销售服务费分别从0.30%、0.03%和0.30%降至0.01%、0.01%和0.05%。
此外,杭银理财、中银理财、华夏理财、北银理财均在最近发布了固定管理费优惠公告,费率优惠涵盖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理财产品赎回费等。其中中银理财将“中银理财-尊享天天”的固定管理费由0.15%直接下调至0.00%,期限为6月21日至7月5日。
对此,沪上一银行理财子公司市场营销条线总经理对财联社记者称,理财产品的收费模式与公募基金有所差异,基金的销售费多为一次性收取,理财产品则扣减在净值之中。
他认为,银行理财降费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产品净值表现不佳,投资者收益受甚至出现了亏损,这时管理方决定降费让利;另一种是因为产品净值的报价需要扣除相关费用,降费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净值和报价,也起到了营销的作用,有助于抢占市场。
目前看,降费为了营销的概率更大。一方面,截至今年5月31日,理财产品总体破净率从18%降至3%,甚至低于2022年11月理财赎回潮之前5%左右的水平。另一方面,近期理财新发规模有所下滑,根据中信建投证券最新发布的理财子产品发行指数周报,6月19日至25日,调整后理财子产品发行数量指数95,环比下降34%,广发证券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理财子公司规模较6月16日下降1102亿元至22.3万亿元;从发行风险指数来看,最新理财子产品风险指数为1.87,环比下降7%,风险偏好小幅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北银理财就将费率优惠作为“理财季”营销活动的重要内容,称全面下调易淘金、易淘金尊享、易淘金新客、医宝金、天天金等产品销售费和管理费至0.01%(年化)。
沪上一公募基金从业人士则对财联社记者称,理财降费有近期降费让利的监管导向因素,今年初,债券基金因去年“债灾”事件导致产品业绩不佳,就有多家基金公告降费让利投资者。未来,不论产品业绩如何,资管行业降低费率可能会是大的趋势。
业内:当下理财对公募基金难构成实质性冲击
众所周知,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成立并获得公募牌照,正式进军大资管行业参与财富管理的竞争角逐。今年以来理财产品频频降费,尤其是与公募基金重叠度高的权益类产品实施费率改革,引发市场对于理财产品与公募基金竞争新格局的讨论。
今年5月底,招银理财一只宣称“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的理财产品轰动市场,该产品规定产品累计净值低于1.00元(不含)时,暂停收取管理费,等回到1.00元后再恢复收取。此举引发热议,一度被认为是理财子公司在公募基金产品亏损、管理费增收的当下,对公募行业的“搅局”。
从数据层面看,二者目前发展极度不平衡。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底,理财产品投资资产合计29.96万亿元,投向权益类资产规模仅0.94万亿元,占比3.14%;全市场公募基金规模达26.03万亿元,权益类规模占比在30%以上,2022年全年公募基金总收取管理费用1458.26亿元,即便出现巨额亏损但管理费依旧增长39亿元。
针对理财产品通过改革费率等模式影响会不会蚕食公募基金份额,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还不会带来多大的冲击。
上述银行理财子公司市场营销条线总经理认为,目前理财与基金在投资者认知中尚存在明显差异,降费不足以改变固有认知,难以导致市场份额的转换。未来理财要影响公募的份额,可能需要在产品特征上改变投资者的认知,如理财更稳健,基金波动大。而且,股票投资与传统的银行文化差距较大,公募基金的文化往往以成败论英雄,而银行因投资债券市场较多,更注重过程的风控,这就涉及到内控合规的问题。
的确,统计显示,从目前为数不多的权益类理财产品持仓来看,真正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占比较少,多数通过持仓公募基金产品间接投资二级市场,如FOF、公募专户等。
上述公募基金从业人士亦认为,公募基金目前对银行理财产品冲击的担忧并不多。一方面,财富管理市场足够大,最终还是靠业绩说话,降费率虽然是监管主导下的趋势,但对市场份额影响可能不会太大;另一方面,银行理财的文化、人才队伍与公募基金不一样,银行及其理财客户对亏损容忍的底线较低,且在人才团队的配备上,很难与公募基金竞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