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探路:LPR改革效能持续释放

2023-08-22 15:30:2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四年前的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第15号公告,正式宣布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


(资料图片)

四年后的今天,LPR下调与MLF“降息”紧密联动,利率传导机制进一步打通,同时还推动实际贷款利率降幅远超自身降幅,整体来看改革成效显著。

业内人士建议,加快利率衍生品市场建设,持续发挥LPR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

图为LPR品种历史走势图(来源:中国货币网)

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

改革当月(2019年8月),1年期及5年期以上LPR分别报4.25%、4.85%,其中前者较改革前下行了6BP,后者则为首次亮相。经过四年的持续推进,LPR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表示,LPR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并逐渐成为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重要参考。

与原有形成机制相比,新版LPR在报价方式(以MLF利率作为重要参考)、频率(每日一次改每月一次)、期限(新增5年期以上品种)以及报价行范围(新增8家报价行)等方面均更具灵活性。

“改革后的LPR较好反映了货币政策的取向和市场供求变化,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在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有利于促进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张旭说。

同时,自改革伊始中国人民银行便对银行运用LPR定价提出了清晰明确的时间表,并按照“先增量、后存量”原则渐进推进。其中,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已于2020年8月末顺利完成,转换率超过92%。

“目前,LPR已经代替贷款基准利率,成为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金融机构绝大部分贷款已参考LPR定价。”张旭说。

随着LPR改革持续推进,利率传导机制也进一步打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被彻底打破,在引导贷款实际利率不断下行的同时,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也大幅提升。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我国已打造出“市场利率+央行引导”→市场基准利率(LPR)→市场利率(贷款利率)传导的利率体系。

“自LPR改革以来,利率传导机制进一步打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利率跟随LPR利率持续下降,贷款利率隐性下限也被打破,且政策利率对信贷利率走势体现出了明显的杠杆作用。”梁斯说。

根据人民银行数据,截至今年6月,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9%,较去年同期下降22BP,相比改革前的2019年第二季度则下降近180BP,贷款实际利率的降幅远超过同期LPR降幅。

四年来1年期LPR累降86BP

随着21日最新一期LPR出炉,MLF“降息”与1年期LPR下调间的联动再次得到延续,虽然调整幅度或存差异,但截至目前的7次MLF“降息”之后,均伴有月内LPR同向调整,政策利率的引导效果显著。

8月21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LPR为: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4.20%,其中前者较此前下行10个基点,后者则与此前持平。与2019年8月改革之前相比,1年期与5年期以上LPR分别累计下降86BP、65BP。

上周二(15日),7天期逆回购利率及MLF中标利率分别下降10BP、15BP至1.80%、2.50%,二者间的利差也压缩至70BP。

有业内人士分析,此次“非对称降息”是央行既要“适时适度做好逆周期调节”,又要“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思路的具体体现。

“当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短期利率低位运行下大幅调降的必要不高,但考虑到与LPR的内在联系,更大幅调降长端利率(MLF利率)则有助于‘精准’稳地产、稳投资。”上述业内人士如是说。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分析,LPR下调有助于推动信贷市场利率下行,刺激贷款需求,降低债券发行成本,活跃资本市场。此外,LPR下行还有利于减轻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等。

专家建议继续深化LPR改革

人民银行在8月17日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谈及后续进一步深化LPR改革的主要抓手,连平建议,加快利率衍生品市场建设,着力提升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近年来银行利差持续收窄,银行资产利率与负债端利率受到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而利率互换等衍生品交易规模较小,参与机构较少,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对冲利率波动的能力较弱。”连平说,繁荣相关衍生品市场,可为商业银行开展主动利率风险管理提供支撑。

“贷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银行负债管理压力加大,未来应持续优化存款利率定价机制,增强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变动的敏感性,更好与贷款利率变动相匹配,从而有效稳定净息差。”梁斯建议,要稳步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优化银行负债环境。(记者翟卓、刘玉龙)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