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还能重现吗?
1
跌落神坛
(资料图)
通策医疗(600763)可能是这两年最惨的医药白马之一。
截至2023年6月16日收盘,公司股价是101.93元/股,总市值326.83亿。这个股价,今年以来已经跌去30%以上。如果把时间再拉长一点,和2021年的高点421.99元/股相比,通策医疗的跌幅已经超过——
75%。
这个跌法,已经不能用腰斩来形容,这是把膝盖以上全砍了。
▲图源:百度股市通
遥想2021年初,通策医疗的市盈率(TTM)一度飙升到270倍,如今只剩下59倍。
更惨的是一众投资者。资料显示,2020年底的时候,通策医疗的股东数还只有2.59万户,到了2021年底,这一数字增长到10.4万户,足足增长了300%。截至2023年3月底,这个数字也还有8万多户。
▲图源:东方财富
本想着赶来分一杯羹的散户们,没成想做了接盘的炮灰。这两年通策医疗跌得有多狠,他们就有多绝望。
仓皇撤退的还有一众机构。前几年通策医疗猛涨的时候,无数机构蜂拥而来。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有514家基金持仓通策医疗,占流通股比例为25.18%。
但到了2023年3月底,只剩下64家基金持仓通策医疗,相比之前减少了近九成。
这些机构里面,不得不提的是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2020年开始,中欧医疗健康不断大幅加仓通策医疗,一直加成了公司第二大股东。
▲图源:东方财富
但纵使是“医药女神”,也没能阻挡通策医疗下跌的趋势。越跌越买的葛兰,在通策医疗下跌60%后,直接“躺平”了。
2
“牙茅”背后的暴利江湖
也不怪葛兰如此执着,因为通策医疗的生意,确实足够“性感”。
按照官网的介绍,通策医疗在全国各地开设了近30家口腔医院,是口腔医院领域的龙头企业。这背后,是一个暴利的牙齿江湖。
在媒体的报道中,花费大价钱换牙的例子不在少数——
2019年,来自上海的赵宇国(化名)种了2颗牙,花费超过6万元;
2017年,52岁的周女士到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种牙,打了14个种植钉,固定了28颗牙齿,花了近20万元……
就连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林野教授也曾感慨——
种全口牙够买辆宝马!
在很多县城,这笔钱都可以全款买下一套房了。几年前,网络上评选“比贩毒还暴利的十个行业”,牙科排在第一位。
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口腔医疗之所以这么贵,源于失衡的供需关系。
从需求端看,牙齿“危机”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严峻。《2019饮食习惯与口腔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有口腔问题的人群高达93%。换句话说——
平均每100个人里面,只有7个人口腔是正常的。
根据《2020中国口腔医疗行业报告》数据测算,2020年我国种植牙数量达到406万颗左右,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种植牙市场之一,市场规模已近1600亿元。
▲图源:艾媒咨询
需求巨大,供给却很少。不是说人造牙齿少,而是牙医少。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7》显示,全国共有口腔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167227人,占全部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的5.3%,平均每十万人拥有口腔医生16.7人,远低于韩国的45名,英国的54名,澳大利亚的57名,美国的63名,德国的83名。
牙科人才的高成本和稀缺,使得他们的收费也居高不下。
拿通策医疗来说,财报显示,其营业成本长期在55%左右,营业成本的构成主要是产品材料和医疗人员薪酬,其中医疗人员薪酬可以占到营业成本的70%。
除此之外,镶牙、烤瓷牙、洗牙、牙齿矫正、种植牙这些项目,很多都没有纳入医保。因为在当前的观念里,这些并不是治疗项目,而是“医美”项目。
巨大的市场和高昂的价格,在资本眼中,就成了性感的增长前景。也正因此,在短短三年时间里,通策医疗的涨幅接近10倍,它也被称为“牙中茅台”。
令人疑惑的点同样在这里,既然是如此性感的赛道,又是行业龙头,通策医疗何以落到如今的境地?
3
来自集采的“致命一击”
这个问题,我们从通策医疗的财报中能找到一些答案。
财报显示,2022年通策医疗营收27.2亿元,同比下滑2.23%;归母净利润为5.48亿元,同比下滑21.9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6.7亿元,同比下降28.67%。到了今年一季度,通策医疗营收也仅增长3.04%,归母净利润仅增长1.49%。
从具体业务看,通策医疗的五大业务(种植、正畸、儿科、修复与大综合)已经开始放缓。2022年,占比较高的正畸和儿科业务收入出现下滑,幅度分别为3.6%和8.3%;其余三项业务同比增幅也仅为个位数。
业绩失速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来自于集采。
早在2021年,市场上便传出风声,口腔种植牙项目将纳入集采。到了2023年1月,这事已经尘埃落定。具体来看,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单颗常规种植牙的医疗服务价格为4500元,种植体系统集采平均降价55%。
财报显示,种植牙业务在通策医疗营收中的占比在15%-20%之间。而且,公司的优势在于中高端市场,其10%以上的客户贡献了70-80%的收入。
更关键的是,通策医疗的收入绝大部分都来自浙江省内。以2020年为例,通策医疗90%的收入均来自浙江省内,光杭口医院就撑起了通策医疗8成的利润。
▲图源亿欧
这样的局面下,集采降价,对通策医疗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一旦被寄予厚望的种植牙业务失去想象空间,高估值的崩塌几乎是一种必然。
如果要重塑信心,摆在通策医疗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找到新的增长故事,或者国家停止口腔种植牙项目的集采。
先来看第一条路。通策医疗称将向患者推出低价种植业务并调整种植牙收费体系,提升市场占有率。此外,通策医疗还曾尝试通过并购的方式来向全国扩张,例如收购和仁科技。
目前来看,这些计划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和仁科技的收购还被质疑为“忽悠”。
再来看第二条路。国家有没有可能停止口腔种植牙项目的集采?这似乎更难。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的卫生总费用已经达到75593.6亿元,相比20年前增长了15倍。这是一份日益沉重的压力,根据机构的预测,到2035年,医保基金的缺口将接近1万亿元。
医疗负担过重,对国家和个人来说,都不是好事。而这,正是大规模集采的背景。不难想象,集采一旦开始,大概率会走向常态化。那句老话,对企业一样适用——
一个人的命运,固然要靠个人的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