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至14日,2023年京津产业交流合作对接洽谈会在滨海新区举行。在一天半的会期中,73家北京企业、100家天津企业和京津两市相关部门齐聚一堂,共商合作发展大计。宣传推介、集中签约、座谈交流、考察调研,参会的不仅有各行业知名企业家,还有相关产业专项领域、各功能区、重点园区负责人。大家拥抱机遇,深挖潜力,唱好“双城记”,共谋新发展,携手为区域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新动能。
今年以来,京津两市党政代表团互访考察,两市政府签署了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融合、共建区域一流营商环境、商贸文旅协同等方面,共同实施一批合作项目和事项,开启了京津两市合作的新篇章。
(资料图片)
“这次对接洽谈会是落实京津两市党政代表团互访考察时的指示精神,搭建两市产业交流合作对接平台的具体举措,有利于两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携手打造‘北京研发 天津制造’的良好互动格局,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共同续写京津‘双城记’新篇章具有积极意义。”天津市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京津不仅是山水相连的“邻居”,更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伙伴”。 活动期间,两市部分经济强区、重点产业平台、开发区作了招商引资宣传介绍。两市企业家按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信创)、数字经济、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商贸文旅6个领域进行分组对接。天津港集团举办了服务京津企业专场。
“北京和天津资源丰富、功能定位互补,通过这次活动,深化了两市交流,共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北京市顺义区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史文涛表示,“此次洽谈会为两地提供了互相学习、共同提升的难得机会,天津自贸试验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空客A320天津总装公司等都是我们关注的项目,希望推动双方开展更深入合作。”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王文勇说:“北京经开区是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和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希望通过这次对接会,深化两地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北京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在天津布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进产业链‘补短板’‘强长板’,做优做强京津冀产业集群;加强绿色生态协作,携手推进绿电进京、节能技改等领域合作;提升区域营商环境,在京津经开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基础上,扩大服务区域和范围。”
“天津港作为京津冀‘海上门户’,已经在京设立了区域总部,通过10家直营店、加盟店前置港口功能,为首都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 天津港集团副总裁许旭波说,“我们将紧密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进一步完善北京地区内陆物流网络布局和物流服务功能。希望通过洽谈对接,在现有营销网络基础上积极吸引实力企业加盟;在北京朝阳等区域设立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发挥港口‘硬核’优势,与口岸部门深化合作,持续提升港口生产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助力两市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如约而至的“老朋友”,慕名而来的“新伙伴”,人人充满期待。
“京东集团早在10年前就开始在天津投资发展,在零售、物流、科技、健康、保险和国际化业务等板块都有合作项目落地。天津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坚实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可期。”京东集团津冀鲁区域负责人说,“围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京东集团希望在天津进一步提升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京津众多企业高层代表齐聚此次洽谈会,通过交流对接,加深了对两地产业环境的了解,也为企业间开展深入合作提供了难得机会。”海河生物医药科技集团董事长洪晓鸣说,“作为天津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企业,我们主要为医疗器械企业提供在中国和全球市场准入所需要的检验检测服务,目前,在京津冀地区的客户占比超过20%。通过这次活动,希望促成区域生物医药产业链上更多项目合作,助推更多医疗器械行业的‘中国制造’进入全球市场。”
郑重落笔,真挚握手,经过两市积极对接、精心准备,一批京津合作专项协议现场签署。
两市对口部门分别签署了产业、科技创新、交通、生态环保、民生和社会服务领域5个专项合作协议。滨海新区政府、宝坻区政府分别与北京市中关村发展集团,签署新一轮合作共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中关村科技城合作协议。
会场内外,企业家代表们和各部门负责人纷纷交换名片、互加微信,不少人在一旁找地方坐下来,马上谈项目、聊政策……
为机遇而来,因潜力而动,向共赢而行。合作的种子播撒下来,丰收的硕果指日可待。(记者 陈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