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日前,为构建安全、多元、高效、环保的城市供热系统,我市研究起草了《天津市供热专项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本次规划对象为城镇地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供暖用热,农村地区提出供热规划模式。在市域层面,划分供热分区,预测供热负荷,确定热源结构,布局重大设施。细化各供热分区供热模式,并对津城核心区和滨城核心区的供热设施进行空间落位,给出供热范围。
依照本次供热规划的规划范围及规划区域的地形地貌、用热特性,将天津市划分为津城、滨城和外围五区三个供热分区。供热可利用的能源主要包括热电联产、燃气、可再生及其他清洁能源。
津城供热方面,《规划》明确对于津城核心区,在热电厂覆盖区域构建以热电联产、燃气锅炉房、可再生能源联合供热的“一张网”系统。热电厂难以覆盖的区域发展燃气、可再生能源、电力等多种能源形式供热。对于城镇地区,在保证津城核心区供热的前提下,可采用热电联产供热;逐步将热电厂主干管网周边负荷密集区域纳入“一张网”;合理规划区域集中供热设施,也可根据需求灵活采用分散燃气及电力等形式供热。具备条件时,对东北郊热电厂等现状热电厂采取灵活性改造等措施,增加其供热能力。
滨城供热方面,《规划》明确对于滨城核心区,构建以热电联产、燃气锅炉房、可再生能源联合供热的“一张网”系统。对于城镇地区,在保证滨城核心区供热的前提下,可采用热电联产供热;逐步将热电厂主干管网周边负荷密集区域纳入“一张网”;合理规划区域集中供热设施,也可根据需求灵活采用分散燃气及电力等形式供热。具备条件时,对北塘热电厂等现状热电厂采取灵活性改造等措施,增加其供热能力。
对于外围五区供热规划,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全面淘汰现状燃煤供热锅炉房,规划不再新建燃煤供热锅炉房。区域性节点城市及特色功能组团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热源形式;周边有余热或靠近发展密集区的城镇地区,可以和周边区域统筹考虑热源。
另外,在津城、滨城供热方面,对于产业园区,鼓励利用工业余热、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可再生及多种清洁能源进行供热。规划不再新建燃煤供热锅炉房。
对于农村地区,津城、滨城、外围五区因地制宜采用多种供热方式,周边附近有余热或靠近城镇的密集居住地,可采用集中供热方式。
此外,《规划》提出近期建设重点项目,包括5个方面:在保障供热安全稳定的前提下,采取改燃并网等方式,加快实施燃煤供热锅炉的关停整合工作;将热电联产与分布在周边燃气锅炉供热资源整合,形成供热系统“一张网”格局,在极寒期基础热源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供热需求时,启动燃气锅炉作为调峰热源;推广煤电机组冷端优化和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技术,鼓励采取成熟适用的改造措施提升节能提效水平;持续推动供热旧管网改造工程,逐步构建节能环保高效的能源体系;完善供热计量管理体系和供热计量收费管理办法,持续推动供热计量收费工作开展。(曲晴)